为拓宽专业视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科与前沿科技场景深度对接,11月17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的“探科幻前沿·育新质动能”研学活动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顺利举行。学院副院长蒋贵凰教授、应用经济学刘颖教授、工商管理系马亚东副教授,以及工商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近二十名学术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背景与历程,通过理论讲解、模型演示、实物展示等多元形式,向师生完整呈现科幻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运作模式。

紧接着,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聚焦动作捕捉技术,详解其在影视制作、虚拟现实、体育训练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示了高精度传感器与算法如何实现人体动作的精准复刻。

随后,全景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则围绕空间音频技术展开分享,阐述该技术如何突破传统立体声局限,为用户营造沉浸式听觉体验,其在游戏、直播、元宇宙社交等场景的商业化潜力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


在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深入动作捕捉与空间音频研发测试现场,亲身体验中心陈列的核心技术产品。在虚拟现实体验区,大家感受 VR 技术的沉浸式互动;在全景声体验区,闭目聆听虚拟演唱会舞台音效、科幻电影太空环境音等不同场景的音频效果,声音的方位感与层次感让人身临其境。体验过程中,同学们围绕技术参数、用户体验优化、技术商业化路径、数字内容产业链构建、科幻 IP 运营与投融资模式等议题,与企业技术人员、高管展开深度交流,将课堂所学的产业链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科幻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解。

企业负责人表示,高校的学术视角为企业优化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期待未来能与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开展更紧密的互动,共同推动科幻产业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学院也明确,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将前沿产业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为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搭建更广阔平台,助力新质生产力在相关领域加速落地。
此次以“探科幻前沿・育新质动能”为主体的研学活动,成功搭建起高校学术研究与产业创新实践的沟通桥梁。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与深度交流中,直观感受了科幻产业的技术革新与商业潜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场景的精准对接,明晰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学院与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及相关企业的此次互动,为后续产学研协同育人、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以实践育人的生动形式,助力学子在前沿产业探索中拓宽视野、锤炼本领,为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质动能培育注入青春力量。